

投稿咨询
了解相关问题

加急服务
了解相关问题

BMC Neuroscience:IF= 2.3,中科院4区,JCR Q3,神经科学领域开放获取期刊,覆盖基础与临床神经科学,机制研究+疾病应用并重,中国学者投稿比例逐年增加!
BMC Neuroscience由 Springer Nature 旗下的 BMC 系列出版,创刊于2000年,是一本专注于神经科学领域的国际开放获取期刊。2025年中科院分区为医学大类4区,神经科学小类4区,JCR分区为Q3。该刊特别欢迎实验神经科学与 转化研究,涵盖多种研究方法,包括细胞与分子神经科学、动物模型研究、计算神经科学、以及神经疾病的临床研究。
期刊名:BMC Neuroscience
ISSN:1471-2202
创刊时间:2000
影响因子:2.3
实时影响因子:2.271
五年影响因子:2.6
中科院分区:4区
JCR分区:Q3
自引率:0%
年发文量:68
发行频率:Monthly
影响因子:近两年影响因子保持稳定,最新为2.3,实时影响因子2.271。
中科院分区为医学大类4区,神经科学小类4区,在中国科研评价体系中处于中等水平,适合基础和应用研究成果的发表,但并非高影响力首选。
JCR分区为神经科学小类Q3,作为 BMC系列期刊之一,审稿流程透明,支持数据共享和开放科学,强调学术诚信与可重复性。
自引率:期刊自引率目前0%,自引率控制合理。
预警情况:2020-2025年均不在预警名单中
收稿范围:考虑有关神经科学各个方面的文章,欢迎深入研究神经系统功能的分子、细胞、发育、遗传和基因组、系统、网络、认知和行为方面健康和疾病。
稿件类型:原创研究论文、评论文章、综述、致编辑的信。
年发文:期刊年发文量2024-2025年发文量68篇,发文量一般。
国人发文占比:
中国地区的发文量排名第1。
WOS数据显示,近三年国人投稿量最高的是复旦大学、中国科学院和安徽医科大学。
审稿周期:官网显示初审时间为12天。
录用率:官网未分享录用率。
近期出版的3篇文章,录用最快21天,最慢204天,具体如下:
第一篇:4月26日投稿,8月26日接收
第二篇:8月9日投稿,8月30日接收
第三篇:2月4日投稿,8月28日接收
BMC Neuroscience为开放获取期刊,开放获取费用为2990美元,折合人民币约为2.1万元。
学者1:5个月左右。
学者2:流氓杂志,非常慢,大修修回后竟然不反馈到审稿人那儿,而是重新另找审稿人再审稿,简直就像个无底洞一样。
学者3:从BMC Neurology根据建议转投过来的,投了2个月杳无音信,状态只有一个“initial technical check”,1个月前催稿回复是还在正常流程,这个月自己想转投于是主动要求退稿了。所以2个月没有回响真的是“正常流程”。
学者4:慢是慢些,极个别到一年多的。一般3-6个月还是有反应的。
学者5:我刚开始投的是BMC下面一个2点多的杂志,后来他们根据我的研究内容帮我内部转投了BMC Neuroscience。虽然审稿周期有点长,审稿专家也很认真,但修了三次最终还是接受了。BMC Neuroscience杂志前后审稿加修回接近5个月,但是接受之后就很快排版、发表了。希望这些建议对大家今后投稿有用。
BMC Neuroscience是一本国际开放获取的神经科学期刊,在神经系统结构功能、神经退行性疾病、神经药理学等领域具有稳定的学术影响力。对于中国学者而言,该刊是一个适合基础与临床交叉研究成果的国际期刊,尤其对于神经影像学、神经退行性疾病、神经药理学研究的发表具有较好价值。